学校现占地面积12543m2,教学用房建筑6309m2,拥有36个教学班,学生计算机教室3个,设备先进的多媒体电教室38个,校园智能广播系统一套,已建成简单的校园网络系统,并用宽带联上国际互联网。学生健身房、音乐教学室、美术室、化学实验室、生物实验室、物理实验室、图书室、阅览室、多功能阶梯教室社团办公室、广播室各1个,三个班级配备语音接收机。
我校计划在2003年3月投入使用的建筑面积为3679平方米的专用教室综合楼已经开工,主要安排德育展览室、美术室、美术教具室、音乐室、器乐室、书法室、史地教室、语音实验室、语音资料室、劳技室、劳技教具室、计算机房、计算机辅助室、科技活动室、电子阅览室、图书阅览室、卫生保健室、理化生实验室。
现有在校学生1106人,其中畲族学生362人,专任教师61人。专任教师中全部大专以上学历,其中本科学历15人;高级职称3人;中级职称的教师33人;市级学科带头人6人;拥有省、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十多人;有76人次参加各级各类教坛新秀、优质课和基本功竞赛获奖;研究生结业和正在进修的4人。
学校以“团结、拼搏、创特、争先”为校训,以“团结互助、精益求精”为教风,以“自学、自觉、自强、自律”为学风,确立了走“全面发展+特色”的办学之路,并已初步形成以民族教育为主要特色,以音、体、美教学为特长的办学模式。学校开展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课题研究,如省“九五”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《少数民族学生语言素质训练的基本途径》、《结合民族学生实际提高民族教育质量》等。同时,学校的音、体、美教学也将民族化作为发展方向,体育组现已整理出“操石磉”、“爬竹竿”、“赶野猪”、“打尾巴”等系列畲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,纳入平时体育教学;音乐教学已经形成畲族舞蹈系列:如《畲乡早晨》、《畲山雨》、《畲乡阿妹》等,还有畲族歌唱系列:如《丰收歌》、《祝福歌》、《伐木歌》等;另外一年一度的“三月三篝火晚会”已成为学校生活的一大盛事。办学以来,学校为上级学校输送了大批具有音、体、美特长的学生,全县有三分之二的音、体、美教师,初中均毕业于我校。
近年来,学校重视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开设,计有文学欣赏、新概念作文、朗诵、演讲、灯谜、对联、钢琴、声乐、国画、书法、素描、气象、盆景制作、根雕、英语口语等数十门选修课,以及民族舞蹈队、田径运动队、篮球队、民族器乐队等团体。
广大教师教育科研意识强,教育科研氛围浓厚,学校有健全的科研制度和科研网络,成立了"科研领导小组"和各种课题研究小组。从领导到教师,从学校到教研组,组组有课题,人人研课题,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学,以教学导科研的良性循环。现拥有省级课题4个,市级课题11个,其中《结合民族学生实际提高民族教育质量》和《民族学校自然科学教育研究》、《优化初中自然实验教学实验》三个课题分别获省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二、三等奖。迄今为止,我校教师撰写的教育科研论文发表于国、省、地各类报刊的有近100篇,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的达210篇(次)。
教学科研也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声誉的提高,很好地发挥了城镇示范初中的窗口作用。近几年的教学综合评估成绩名列全县,中考成绩均名列全市前茅。每学期均有各乡镇初中来校听课参观,甚至福建、温岭、云和、青田、泰顺等邻县的初中也频繁来校考察特色教育,进行课堂教学的交流与合作。
多年来,我校得到了各级行政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关心,先后有国家、省、地市领导司马义.艾买提、铁瑛、万学远、李泽民、刘枫、鲁松庭、丁耀民、谢力群等来我校视察、调研指导,并提出要把我校办成全市乃至华东地区落实民族政策的一个支点、发展民族教育的一所示范性初中。
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,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中学的广大师生员工以“校风好、师资强、质量高、有特色”为办学要求,励精图治,众志成城,学校正以蓬勃的朝气,昂首阔步,迈向省级示范初中行列。